20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受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和动荡的国际关系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强烈的冲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GDP全年同比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总体来看,2020年,仓储行业的发展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前期由于受新冠疫情管控的影响,仓储行业下滑态势明显,但是从4月份后,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一定效果控制,仓储业开始呈现上扬态势。
与此同时,随着仓储行业的转型,和相关投融资的放缓,仓储行业也呈现出内部竞争加剧,行业向智能化仓储、绿色仓储等进行深度转型的局面。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表示,需要大家格外的注意的一点是,在受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在隔离封闭措施最严厉的地区,公路运输几乎停止,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大面积减速甚至停工,而处于上游的生产仍在连续生产,物流及供应链出现了堵点。
在此情况下,一些有专用线或水运码头设施的大宗商品类仓储物流公司成为钢材、有色金属、塑料化工等大宗商品的集中到达地,充分的发挥出其经济蓄水池的作用。2-3月,这些仓储物流公司的入库量和库存量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这类企业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旗下的诸多分子公司。
随着抗疫斗争去的阶段性胜利,社会很快恢复至常态,仓储物流公司主营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仓储企业持续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虽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任重道远,但随着仓储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整个行业表现出向智慧仓储、智能仓储、绿色仓储发展的突出特点。
2020年,宏观经济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官,积极贯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物流运行逆势回升、增势平稳,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物流运行实现提质增效,单位成本缓中趋稳,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物流总额迈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2020年,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物流业总收入增速自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以来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恢复至上年水平。
2020年2月份仓储业务量指数降到历史最低24.3%,2020年上半年平均业务量指数为45.9%,保持在荣枯线月份开始恢复到荣枯线月仓储业平均业务量指数为49.98%,略低于荣枯线%,在上半年全国经济明显收缩的背景下,仓储业务需求表现稳定,仓储业务利润开始呈现扩展趋势。
2020年6-12月份,由于全国各地疫情管控的进一步改善,国内经济活力逐步恢复,到2020年8月业务量指数下降至49.2%,2020年10月份为50.6%,与2019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
到2020年11月,仓储业务量指数达到68.5%,主要是受“双十一”等电商活动影响,服装、农副产品等消费品仓储需求旺盛,带动仓储行业整体业务规模扩大。
但于此同时,每日优鲜等仓储需求量高的创新型企业的巨额融资,让仓储业受到了更多的行业内外的关注,为仓储业的持续性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仓储行业业务成本从三月份开始处于行业枯荣线以上水平,反映出公司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到2020年10月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53.7%,到达到七个月以来最高值。
从行业指数整体情况去看,业务成本指数整体高于业务利润指数水平,虽然行业利润有所增长,但成本不断增高降低了仓储行业创新的积极性,会为行业积累系统性风险。
总体来看,2020年,仓储业依然依靠规模的扩张而实现企业盈利,在智能化创新,新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严重不足。仍需进一步通过降本和增效两方面来拓展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随着商业边界的日益模糊,不少商业地产企业和中外各类财团也纷纷跨界仓储行业,以普洛斯为代表的传统物流地产商、传统房地产企业、电商企业、快递公司和金融机构纷纷涉足仓储物流产业项目,参与仓储物流行业的布局和发展。
2020年,中国仓储地产企业主要有普洛斯、万纬、宇培等典型代表企业,其中普洛斯占据市场第一位置,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以上。普洛斯作为国内顶级规模仓储物流设施供应商,在物流地产行业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
根据2020年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普洛斯在中国43个主要城市投资、建设并管理着388个物流园,已实现了国内一、二线城市及重点区域城市的全覆盖。
而另一物流地产商巨头万纬物流,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规划及建成的仓储面积已达1100万平方米,其中包含建成及在建的25个冷链物流园,项目遍及全国47个城市,服务客户有850家,建设规模上在国内仅次于普洛斯。
与此同时,第三方仓储服务市场之间的竞争则较为分散,一种原因是行业多元化,电商、机械、汽车等各种制造业以及商贸流通行业;另一方面是参与主体多元化,包括企业自建仓储以及第三方仓储提供商,来源广泛,行业众多,让行业难以呈现较高的集中度。
作为极其容易被忽略的仓储新业态——智能快递柜,2020年迎来了业绩增长的爆发期。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无接触”成为全年热门关键词之一。智能快递柜助力快件“无接触”配送。
据统计,2020年我国印发推进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设指导意见,推动纳入新型城镇化政策范畴,累计建成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11.4万个,布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40万组。
自快递柜进入居民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市场以来,就凭借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点,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到2019年超250亿元。2020年,中国快递柜市场规模则超过300亿元。
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蔓延到仓储业已经是不可遏制的事情,与此同时仓储业也得已借此提升发展效率与水平,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生活消费品智能仓储业龙头,不仅为行业树立了发展标杆,也带动了整个仓储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2020年6月份,京东物流宣布,2020年将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面向低线城市及重点县镇继续布局物流新基建。根据该计划,京东物流今年拟投用亚洲一号达到12座,全部面向二到五线城市;新建扩建城市仓和转运仓13座,加快快递进镇进村,大力推广云仓模式、厂仓合一、店仓合一等创新业态,实现京东物流和品牌商物流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北斗新仓也正式建成投用,这也是亚洲首个全流程智能柔性生产物流园。通过智能算法的全面升级,京东物流北斗新仓内运营的各工作环节实现了极大优化,每天减少打包复核动作18万次,堪比14支机械手臂,不仅不会影响工作的准确程度,更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京东在仓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只是当前仓储业如火如荼智能化提升的一个缩影,随着仓储业智能化水平以及氛围的整体提升,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化仓储出现,进一步升级行业业态。
随着主营业务结构的调整,全球以及全国供应链体系的日益完善,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转型。成为整个供应链条上紧密结合的一环。
中储股份作为仓储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依托仓储资源和管理能力的优势,打造了大宗商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成为了仓储业向供应链服务一体化转型的标杆,钢铁和有色慢慢的变成了百亿级别的产品线;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了中储智运,构建“数字物流、供应链生态圈”。
根据《中储股份2020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20%到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60%到100%,其中,中储智运2020年营业收入已超200亿元。
除此以外,苏宁、菜鸟等消费领域的仓储平台也依托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大力向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发展。例如,2020年7月,苏宁在西安投入重金建设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园,项目建成后可覆盖西北地区苏宁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销售商品的集中存储、干线运输、零售配送及运营结算等职能。苏宁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园落地后,将助力西安国际港务区做强开放型贸易大通道,为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产业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苏宁有关的人说,一种原因是苏宁物流在快速提升仓储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智能化仓储建设和布局,推进数字园区、智慧仓储的全方位落地。另一方面,苏宁物流还将进一步整合沿线各国和地区的资源,开展跨境、生鲜、农村等电商业务,有效带动电子商务产业实现新的聚集突破。
中储股份等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仓储业转型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了众多有意义的尝试,值得业内学习和借鉴。
受地价,尤其是一线城市地价的持续上涨,物流用地面临供应紧缺的局面,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亩地三四百万的价格,让物流仓储行业面临转移阵地的局面。
根据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36.4%的物流园区表示困难,随着南向通道、中欧班列的发展,政策层面对西部地区的倾斜,近年来,西部地区物流仓储需求扩大。
为解决物流园区发展问题,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公司自有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随着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仓储业也急需一批高质量、懂技术、能跨界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造成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和企业的实际的需求相匹配,严重阻碍了仓储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人才、管理人才、产业链和供应链贯通人才以及精通国际业务的人才更加紧缺。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的企业,包括京东、苏宁、阿里等都创建了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甚至是企业大学,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以京东为例,京东不仅设立了诸多奖学金,人才教育培训基金,而且和全国各大高校展开了全面合作,全力为企业为社会培育高质量物流人才。倒逼高校与企业形成强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质性的推动仓储业人才的孵化和培养。
虽然有京东、苏宁等互联网电商巨头为中国的仓储智能化水平树立了一面大旗,但是综合全国的形势来看,仓储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依然偏低,尤其是在中西北地区以及大宗商品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和消费端仓储相比,智能化差距仍然较远。
据了解,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前“20强”都集中于发达国家。置身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零售市场,中国企业理应掌握核心技术,在全球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行业占领“一席之地”。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高标准的仓储设施缺口巨大,2018年立体仓占比仅为28.3%。2020年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出台,但是预计数据仍然在30%以下。
根据物联云仓统计的覆盖中国32个省份,219个城市,7187个园区的仓库资源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通用仓库总面积超3亿平方米,从仓库水平来看,目前高标仓(高标准仓储物流设备)约占通用仓库总面积的30%,总量仍然不足。
疫情催生了更多的高标准物流仓储需求,高标仓储的价值也日益显现。但我国仓库类型以传统仓储为主,立体库占比26%,高标仓比重仅为5%-10%,供需缺口巨大。根据戴德梁行预计,2020年中国高标仓需求缺口约1亿平方米左右。
中信证券资料显示,中国目前人均仓储面积为0.4平方米/人,远远低于日本的4.0平方米/人和美国的5.4平方米/人;人均现代化仓储(高标仓)面积占比仅仅0.1平方米/人,而美国人均却高达1.2平方米/人。显示出国内高标仓供给量不足,还有很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普洛斯2020年内在全国各主要物流枢纽至少有5个现代物流园区建成入市,为市场提供了逾50万平方米的高标仓库供应。高标仓作为仓储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深刻影响着仓储业发展的质量与成色,与此同时,高新技术和仓储业的嫁接相对很多别的行业也存在很明显的滞后,这是值得业内有识之士深思和推进的。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营业性通用仓库面积已超过10亿平方米,其中立体仓库接近30%。总体看,仓库设施已基本满足物流需求,但在产品结构与地区分布上还存在供求之间的矛盾。2021年仓储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据LogisticsIQ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26年,估计全球仓储自动化市场将达到300亿美元的里程碑,2020年至2026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根据这样的增长态势,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仓储业核心需求。
与此同时,数字零售时代驱动着物流系统的发展,从传统的仓储为中心转变为以仓配系统为中心,其中,输送分拣设备作为仓配中心的核心设备,价值量占比高达36%,成为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
据DHL的研究,仓储4.0的许多智能化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目前大多数公司仍处于部署的初始阶段。但不少企业已经在对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进行提前转型及部署,未来市场可能迎来一波集中式的爆发。
仓储业也可根据一种特定的产业链口径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设备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分别提供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WMS、WCS系统等);中游是仓储服务提供商,包括仓储地产企业和第三方仓储服务业;下游是应用智能仓储系统的各个行业,包括烟草、医药、汽车、零售、电商等诸多行业。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仓储行业发展包括人工仓储、机械化仓储、自动化仓储、集成自动化仓储、智能自动化仓储五阶段。目前,我国仓储发展正处在自动化阶段,主要使用在AGV、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设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实时控制和管理。
下游应用领域持续不断的发展,并出现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对仓储物流服务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是中国传统仓储行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主要发展动力,2021年,随着京东物流等行业先锋企业的上市,将会带动国内智能化仓储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地发展期。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纵深实施,仓储业面临着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向周边城市疏解的态势,这种态势在2021年仍将持续推进。
例如自2015年起,仓储业就被列入北京市限制产业之列。仓储业在一线城市发展受到掣肘的问题大多源于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对高水平发展的迫切需求。
仍然以北京为例,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城市仓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北京市仓源总面积650.23万㎡,其中普通仓面积598.52万㎡,占总面积的92.05%;冷库面积39.93万㎡,占总面积的6.14%;其它仓库面积11.78万㎡。
2020年北京市土地供应总量3710公顷,较2019年减少50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130公顷,较上年增加10公顷。
根据世邦魏理仕的研究报告,2020年京津廊三地仓储物流市场发展的协同性和层次感日趋成熟,北京市场业主积极在供给侧做改造提升,以迎合需求升级;天津市场日益巩固的规模和成熟运营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当前租户和投入资金的人在环京布局物流的首选;廊坊凭借优越的区位和路网优势,近年吸引众多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布局,大量项目集中于2021年交付,短期内将为租户提供大量选择空间。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国家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失业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需做好防止国内疫情反弹的防疫工作,以及海外疫情的输入性防控,避免疫情对经济造成进一步冲击。
从国际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贸易投资大幅度下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综合来看,即便国内经济面临内外的多重考验,但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政府采取灵活政策的前提下,全国gdp增长6%的目标有望实现。仓储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也将在同行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共享化、专业化的转型发展,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形态趋势相吻合,成为助推中国物流市场降本增效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汽车车顶山地车架安装